張貼日期:2010/4/13 下午 04:33:12
織品行銷四乙 495482328 李貴瑄
織品行銷四乙 495482225 賴潔君
RECYCLE POLY
Recycle poly是從廢棄製品取得,廢棄物是可以被回收並製成的紗、布料和成衣。
廢棄物的來源
廢棄物製品可以來自3種方式
1. 工廠廢棄物從原來poly切片的製造商
工廠的廢棄物在同樣的製造設備/能力下是可以被回收的。
2. 後工業用廢棄物
是從使用poly紗線或布料的工業獲得,和創造廢棄物成off-cuts.
3. 後消費者廢棄物
顧客使用廢棄的寶特瓶而得來
寶特瓶纖維
寶特瓶纖維係以寶特瓶為原料所生產的綠色再生纖維商品。其生產步驟,是先將寶特瓶的蓋子與標籤清除洗淨,以利粉碎切細與加熱熔融,然後經過重新抽絲,可提供紡紗、織造與加工,製成各種衣料服飾。事實上,保特瓶再生環保纖維原料在國外已經漸漸地普遍運用,做衣服只是其中的用途之一。
如何製造寶特瓶纖維
製造保特瓶的原料是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簡稱PET樹脂),是從石油中提煉而來,從回收保特瓶處理到織品,是再生纖維的製作程序。
首先要將回收的保特瓶處理成碎片,然後融化製成塑膠粒;再將塑膠粒融化,加入有機顏料,擠壓成型,製成黑色的纖維;接著將黑色纖維紡成再生纖維。一般的作法是將再生纖維與棉混合,會呈現出銀白色的布料,或者將再生纖維與棉混紡成紗,經過染色後也可以織成各式的布料,另一種則是經過特殊水洗後的保特瓶再生纖維牛仔布。相對來說,環保再生織品也因為必須經過特殊的處理,
價格上要比傳統布料的製成品要來得高。在保特瓶碎片融化成塑膠粒前,為取得保特瓶碎片的過程不可忽略,投注下去的成本也相當高。
寶特瓶纖維的利用
除了用保特瓶回收處理的人造纖維製成衣服外,其他的再生環保纖維原料用途相當廣泛,還可分成填充纖維、單絲類、薄片類、衛浴類方式運用到日常生活用品。目前台灣每年約需一萬噸的填充纖維,可以製作睡袋、枕頭、雪衣、填充玩具等內層填充物,可說是目前國內保特瓶再生原料的主要市場。而單絲類可以用來製造工程用塑膠、假髮及拉鍊。薄片類則可以製作蛋盒、文件夾以及彩色筆盒。而浴巾、清潔布以及垃圾濾網則歸為衛浴類的運用。
寶特瓶纖維的未來市場
目前,民眾的回收觀念已經建立,回收系統也在相關團體努力健全中,加上政府單位的積極支持,台灣應該會有很好的保特瓶回收再生利用成果,但是癥結點卻在於民眾能不能接受保特瓶再生產品。如果有這個市場,將會刺激更多的廠商投入。以環保再生織品材質所設計的衣服為例,在纖維的物理性與化學性上幾乎沒有不同,只是,這個材質的布料不會再做顏色的染整與處理,消費者在色澤的選擇空間不大。不過,像保特瓶原本的顏色,例如黑松汽水的綠色瓶,就可以不用添加任何顏色,而製造出很漂亮的再生色。同時若在推廣階段,能有國內大型企業來示範,例如連鎖超商店員的背心就可以採用保特瓶再生布料來製作,這不僅對有助於提升企業形象,同時更是資源回收工作的良好示範。
綠色消費的概念,仍需持續推廣,除了政府應多鼓勵廠商製作綠色商品,民眾更要多選擇使用綠色商品。市場規模一旦形成,就可以鼓勵廠商多研發綠色商品。從保特瓶的回收再利用,讓我們看到未來一絲亮光。
寶特瓶纖維的回收製造實例與品牌
目前如日本倉敷公司已將纖維製品的回收再利用商品化,其為寶特瓶再生纖維所製的綠色商品:首先將寶特瓶的(金屬)蓋子與標籤清除洗淨,以利粉碎切細與加熱熔融,然後抽絲、紡紗、織造與加工成布,最後製成衣料服飾。
寶特瓶再生纖維,可製成T恤、帽子、手套、套毛衫、運動服、夾克、手提袋、地毯等各類製品。Gunze公司的寶特瓶再生衣料「Repet」,可製作套裝、夾克、西服等服飾,並掛有綠色(回收利用)的標籤,未來在流行性、品質與成本上若有更進一步的開發改善,再利用(Recycle)的商品勢必將佔有重要的市場地位。
美國工廠回收寶特瓶生產地毯
美國有家地毯公司專門回收寶特瓶來做地毯,工廠每分鐘可以處理1萬4000個保特瓶,他們先將回收來的寶特瓶按照顏色分類,經過切碎、清洗、熔化等步驟,最後紡成纖維就能編織成地毯。
美國人一年光是喝水用的寶特瓶,就要花掉4700萬加侖石油,還因此製造了150萬噸的垃圾,由塑膠製造的寶特瓶,其實是從石油提煉而來的,可以用來做紡織品的原料聚酯纖維,也是來自石油的合成纖維,業者反正都是要花錢買原料,拿回收的寶特瓶來做地毯,不但省錢還可以做環保,一舉兩得。
寶特瓶纖維品牌
台灣力鵬公司是力麗集團旗下企業,從事尼龍事業,產品行銷國內外。力鵬突破技術限制,發展出Eco-family環保家族產品,去年正式推出二大項產品,一是利用寶特瓶回收抽絲的「RePet」系列產品,另一項則是強調製程節能、減廢及具高色牢度的「Ecoya」原抽色紗。
「RePet」 是利用回收的寶特瓶,去除商標瓶蓋洗淨後,經過碎片、乾燥、聚合等過程,以環保製程重製為 PET粒,紡紗織布後,可應用於家飾、衣著、工業等用途,有助減少寶特瓶對環境的傷害,而且經由環保回收製程,不需使用新的石化原料,減少能源消耗,一舉數得。
「Ecoya」則是在抽絲階段即加入色料,可省下大部分的染整過程。力鵬指出,在紡織產業中,染整產生污染較多,過程中燃燒重油排放二氧化碳,消耗用水與化學品,排放化學需氧量高的廢水,對環境造成負擔,與一般紡織品相較, Ecoya的製程可明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水與化學品用量、能源消耗量及廢水中的化學需氧量,減輕對環境生態的影響,而且產品品質佳,這樣的成果同樣讓人刮目相看。
行銷建議
我覺得寶特瓶纖維以後會成為一種趨勢,因為它能與市面上人們所回收的寶特瓶利用在結合成為一種新產品,並且有更持久的利用時間,因此,縱然他的製造成本比傳統布料的製作過程高,但是由於現在的社會上不斷的在推崇環保意識,如果我們先從一些環保團體開始推廣,想必後來一定會慢慢的在社會大眾間開始流行。
海藻纖維( active fiber)
海絲纖維(SeaCell fiber)即海藻纖維(active fiber),是由德國公司Alceru Schwarza所生產,利用海藻內含有之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纖維素和豐富礦物質的優點所開發出的纖維,這種纖維的製法是以lyocell纖維的生產製程為基礎,在紡絲溶液中加入研磨得很細的海藻粉末或懸浮物予以抽絲而成。
什麼海藻是最合適的原料
現今為止已經發現的海藻種類已有22,000多種。其中約2,000種是原核的,其他為真核細胞種。在真核細胞海藻中,主要是棕藻、紅藻、綠藻被運用到海藻纖維開發中。
這些海藻主要來自於棕、紅、綠和藍藻四大類,尤其是棕藻類(Ascophyllum Nodosum)及紅藻類(Lithothamnium Calcareum),是最佳海藻纖維的原材料。
海藻纖維的製作方法
lyocell纖維的直徑標準是10-15微米,首先將海藻經研磨成粒徑小於3-9μm微米的微細顆粒,海藻相對於纖維素的重量百分比為5%~15%,纖維素纖維中含有鋅或銀,鋅或銀相對於纖維素的重量百分比為0.25%~ 1.0%。將其粉末加在纖維素的溶液中被直接溶解,或在纖維素溶解前加入,溶劑為無毒的N—甲基嗎啉—N—氧化物溶液,簡稱NMMO。形成由纖維素、海藻、溶劑(NMMO)和水組成的分散紡絲液,通過溶劑法紡絲形成或直接加工成纖維素纖維,這種制法是以lyocell生產製程為基礎,這方法不會產生衍生物,在紡絲過程中,無毒溶劑NMMO可以完全析出和回收。
海藻纖維的特性與優點
海絲纖維具有很高的乾/濕強度,幾乎不縮水,具有很高的尺寸穩定性。其成紗性能好,染色均勻,色彩鮮豔。海藻纖維的強度與普通Lyocell纖維相近,具有較好的可紡性。海絲纖維的主要價值在於海藻成分,它可以有效提高吸濕性能,在纖維中可以通過與皮膚的接觸發揮吸濕性能,對引起皮膚發癢的念珠菌屬真菌、引起皮炎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造成皮膚感染的大腸桿菌都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而且不會讓人有過敏的反應。
各國生產海藻纖維的情況
一、義大利
義大利Zegna Baruffa Lane Borgosesia紡絲公司推出了一種名為Thalassa的長絲,絲中含有海藻成份,用這種纖維製成的服裝比一般纖維製成的服裝更能保持和提高人體表面溫度。這種含有海藻成份服裝穿著後可以讓人的大腦鬆弛,也可以提高穿著者的注意力與記憶力,亦具有抗過敏、減輕疲勞及改善失眠狀況。
義大利另一著名品牌Kaisoutan是通過焙烘天然海藻(如海藻、裙帶菜屬、馬尾藻等)而成的碳化物。經過焙烘天然海藻,從碳化物中去掉鈉和含礦物質的海藻碳,再將其碳化,然後與棉或毛混紡,生產出機織物或尼龍織物。它能釋放紅外線和產生負離子。負離子有利於加速新陳代謝和保持人體健康。在35℃時,該纖維有高達90%的遠紅外輻射率。遠紅外輻射將激活細胞中的分子,加速血液迴圈,有利於人體保暖。同時細胞分子被激活,細胞將保持活力,人體的自然恢復能力也隨之提高。
二、英國
英國公司BritCair生產的KALTOSTAT,將從各種海藻中提取的能形成海藻纖維分子的物質,經濕法紡絲得到海藻纖維,加工成治療傷口的非織造布型創傷被覆材料,材料中有的物質可以與傷口或血液中滲出的鈉離子反應,在傷口表面形成凝膠,有助於傷口的癒合。
三、日本
日本Acordis特種纖維公司是世界首家實現海藻纖維大批量生產的廠家,其工藝屬領先地位。
日本Forest公司開發出一種海藻纖維,這種纖維主要由海草的海藻膠粉中提煉製取,它由海藻酸鈉水溶液以CaCl2作為凝固浴,經濕法紡絲,並以甲醇替換水分而制得,所得纖維線密度為2.2dtex(l.97D),強度1.7cN/dtex(l.92g/d)。
四、中國
由青島大學自主研發的海藻纖維,呈乳白色,還能後期加工成大紅、艷綠、嫩黃等多種顏色,摸上去後手感柔順。更為奇妙的是,這種纖維材料用火無法點著,海藻纖維項目負責人夏延致教授介紹說,海藻纖維裡存在大量的金屬離子,因此具有良好的阻燃性,此外,它還具有止血抗菌、抗電磁輻射、可降解、純天然等優點,可以用於製造保健服裝、兒童玩具,在消防、防輻射、醫療、美容保健、軍事和環保等領域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中國海藻工業協會會長李曉川介紹說,中國海藻鮮重年產量全球第一,佔六成多,而日本海藻鮮重年產量只有中國的6.7%,產值卻是中國的1/4左右。可以說,中國只是海藻養殖大國,並非強國。制約中國海藻產業發展的,主要是海藻加工業。突破海藻加工問題,對於中國海藻產業升級有著重要意義,有望孕育一個新興產業。
海藻纖維是生物可分解纖維
目前,紡織品的開發中,使用最多的紡織纖維是天然纖維、再生纖維和合成纖維。其中,合成纖維主要原料是石油,屬於不可再生資源,隨著石油資源的日趨緊張,加上生產中的高消耗、高污染等問題,合成纖維面臨很大的壓力,因此各國都在研究開發利用其他纖維來代替合成纖維的課題,而目前能夠代替合成纖維的最理想纖維是生物可分解纖維。
生物可分解纖維是指在自然界微生物如細菌、黴菌和藻類的作用下,可完全分解為低分子化合物的纖維材料。生物可降解纖維是對環境友好的材料,它提供了人類減少環境負擔,在現代文明和自然界之間達到平衡的一種辦法,海藻纖維及暑生物可分解纖維之一,因此它將成為21世紀的主要纖維。
產品特性
產品用途
行銷建議
現在社會大眾對海藻纖維並不熟悉,而在報告後認識海藻纖維,發現海藻纖維的重點是在功能性上,所以可以先著重在醫療方面,使用在紗布、止血敷料、生理衛生等方面,先往醫院、衛生機關等行銷,最後可以在推廣到民生用品上,如貼身衣物等。
+